您当前的位置  > 首页  >  科学普及  >  科普大讲堂正文
我国核电技术研发向“小而灵”挺进
发布日期:2017-09-29      信息来源:中国环境报     【字体 分享:
【打印】       【关闭】
返回
顶部
我国核电技术研发向“小而灵”挺进
发布时间:2017-09-29 来源: 中国环境报  字号:

——“玲龙一号”彰显小堆研发的能力与实力


   “模块式小型堆”(简称“小堆”)是指单堆电功率小于30万千瓦,通过模块化设计、制造、运输及现场快速装配等方式建造、采用革新技术的新一代反应堆,是理想、安全、可靠的分布式清洁能源。近年来被认为是核能发展及综合利用的新蓝海。


  其中,“玲龙一号”(ACP100)的表现极为耀眼,其不仅是全球首个通过IAEA安全评审的小堆技术,而且示范工程建设准备就绪,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小堆研发方面的能力与实力。


  本世纪初,全球核电发展较快。小堆具备热电联供和海水淡化等多种功能,且选址灵活。核电技术研发向“小而灵”挺进成为了重要方向。


  2010年6月,“玲龙一号”技术研发被列为中核集团重点科技专项,由中核集团主导,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、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技术研发。 随后,这一项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。2011年,国防科工局立项批准了开展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压水堆关键技术研究。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,已在“十二五”期间顺利完成。


  同年,国家能源局也大力支持“玲龙一号”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应用研究,还将小堆列入《国家能源科技“十二五”规划》中的重大研究项目和重大示范项目。这些工程科研课题,已经在“十二五”期间顺利完成。


  另外,国家核安全局积极指导小堆研发,立项支持开展小型堆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的管理研究、模块式小型堆设计准则修制定共两项课题。2016年1月,国家核安全局发布了《小型压水堆核动力厂示范工程安全审评原则》(试行),为开展“玲龙一号”示范工程制定了安全审查依据。


  据“玲龙一号”总设计师宋丹戎介绍,截至目前,“玲龙一号”主要关键技术全部解决,设计试验研发工作全部完成。通过试验验证、仿真验证及第三方验证等多种方式完成了设计验证,并完成了12项关键设备研制,反应堆六大主设备制造技术全部攻克,可全部实现国产。“玲龙一号”专用燃料组件完成先导组件制造,并已完成燃料组件冷态及热态考验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。整个研发活动申报380余项专利,形成标准设计文件近3000余份。


  2016年4月,“玲龙一号”通过IAEA安全审查,被认为是创新的小型压水堆设计,采用“固有安全加非能动安全”设计,预期能够应对极端环境条件,处理多重故障,保证早期或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实际消除。同年8月,在国家能源局组织的“十三五”小型智能堆示范工程选型技术评估活动中,“玲龙一号”获得第一名。


  对于“玲龙一号”后续的工作,宋丹戎表示,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,下一步将推动其科技示范工程建设,实现成果转化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小堆“走出去”创造条件。

 
【关闭】    【打印】

版权所有:国家原子能机构

承办单位: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:100048

网站标识码:bm63000002

京ICP备05081654号